(据2006年1月6日《都市快报》)2005年12月25日14点24分,AOA官方入口的“缥缈水云间”论坛出现一个帖子,题为《悼念教四值班室陈师傅!》,立刻引起大学生网友们极大关注,1146人点击,310人回帖,成为当日十大热门话题第一名,同时居于12月热门话题人气首位。“教四”,浙大第四教学楼的简称。陈师傅,是这幢楼的值班员,平时收发信件,打扫卫生,开门关门,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他的全名。跟帖中反映,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,2005年12月23日22时左右,陈师傅突然去世,但还是没人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去世的。
帖子全文如下:大部分去过教四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教四有个矮矮瘦瘦的小老头,那个每天晚上22点左右的时候都会跑到楼上自修教室大喊“走了走了!”然后跑到教室里去拿书桌里同学们留下的废纸等杂物,提醒大家回去休息,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离开……陈师傅静悄悄离开了,昨天听到这个消息,觉得好突然!
跟帖可以看出陈师傅是怎样的人
震惊啊!做实验问他借的电饭煲还没还呢。哀悼!
印象深刻。他喜欢抽烟。我一直想给他拍张照片或者画张像的。没有机会了。走好。
今天回来就从师兄那知道这个消息,当时自己一点也不愿意相信!大伯是个好人呀,给我们实验室送快递,打扫卫生,等等等等。默哀……
哀。有一次(晚自修)最后一个走,他看着我把书慢慢收完才关灯。
前天还看他好好的,还听到了那几声“走了,走了”,谁知……这段日子在教四经常到10点多才回来,每天差不多十点的时候,陈师傅(到现在才知道他的姓)都会准时收大家抽屉里废纸,一张一张找过来,挺辛苦的,现在特反感有些人在抽屉留下很多垃圾……沉痛悼念!
还记得上学期期末,天气炎热,在教四102自修时,老大爷天天很早给我开门,晚上关门。真的很不错的一个大爷。
一路走好……总记得您那句‘你走了……把灯关了啊’。我说好的,还有我说‘您可以让我出去吗’,那时候已经快11点了。您说:‘好,路上小心。’
以前在教四自习时,喜欢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算算,又没有擦干净,给陈老添了不少麻烦,后悔啊。悼念陈师傅,感觉以前给陈师傅带来太多麻烦了。
真的很突然,我直到现在还接受不了他的离去。就好像过一会儿就会听到他那熟悉的喊声。陈师傅是个好人啊!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大家服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!逝者如斯夫,真让人感慨人生的短暂!想到自己近来胡思乱想,白白浪费光阴,真是不值啊!
每当碰到他忙碌的清扫,内心常常想着年纪这么大应该享享清福。俗话说:家有一老犹如一宝,陈师傅应该就是教四的一宝。从昨天开始就一直听到大家在哀悼陈师傅。一位普通的守门大伯,却引起这么多的哀悼,因为他的勤劳因为他的慈祥。生前没有关心过他什么,现在他走了,也只能用普通的文字纪念这位默默为教四工作这么多年的老师傅。
向辛勤的工作者致敬!
校园随访
描述一
陈师傅的门彻夜不关
晚归学生都是穿过他的卧室的
在AOA官方入口玉泉校区第四教学楼110实验室,我找到了第一个发帖的Andycas,材化学院的研究生。“我每天都来这里,看到陈师傅已经很习惯……”他下意识地把手里的鼠标握起来又放开,“24号平安夜,我们研究所的人聚餐,王教授说陈师傅前一天去世了,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,非常震惊。”和他同一个实验室的一共有12个研究生,每人面前一台电脑,听说我来采访陈师傅,大家都探出头来:“他啊,大家都认识,很好的好人。”
所有的人都说起一个细节:陈师傅卧室的门彻夜不关。这幢四层教学楼,有近20个教室和20多个实验室,很多教授和学生要工作到半夜一两点。陈师傅的卧室有两扇门,一扇通外,一扇通内,睡觉之前,他会锁上教学楼的大门,留着自己的门,有人半夜出去,就从他的卧室穿过。Andycas拿过我的采访本画起示意图:“床在这里,正对着门,门一开一关风都是冷飕飕的直吹在他身上。”这个做法让师生们没晚归的后顾之忧,“据说别的教学楼没有这样的‘待遇’,到点就锁门。”
描述二
陈师傅很少麻烦人
但时刻维护一辆三轮车准备随时有人来借
同学们告诉我,陈师傅1.6米左右的个子,很瘦,显得很精干,戴着黑色塑料框的老花镜,走路飞快,不停抽烟,不停咳嗽,一直穿着墨绿的工作服,有人还见过他自己缝被子。他平时在这幢教学楼看门,管实验室、打扫卫生、收发信件……晚上10点20分左右,他会在走廊迈起步子,用浓浓的上虞口音喊:“时间到了,走了走了。”然后再去一个一个教室提醒,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,把留下的纸屑、可乐罐子、零食包装收拾好。
Andycas带我找到吴大转,一位留校任教的博士,从进浙大到现在,听陈师傅的喊声和咳嗽已经10多年。说起陈师傅,他脖子看上去有点僵硬,侧着脸像回忆一位亲人:“他在这里干了多少年,我也不知道。他的活很辛苦,大家晚上出去,都轻手轻脚开门关门,不忍心吵到他。”他严肃地看着我,声音渐渐加重:“他看上去很满足,从来没有听到抱怨过,对待工作的态度很好。”
坐在对面的博士后焦磊接过话:“你说现在世界那么浮躁,抱怨生活抱怨工作的人那么多,你是记者,也抱怨过工作压力大吧。但他从来没有,一直是对工作尽心尽责。“陈师傅平时很少和别人聊天,也从没听到他议论他人长短,闲下来就搬个凳子擦大门,一天起码擦两遍,或者去维护一下楼里的三轮车,因为随时可能有人来借。“陈师傅也很少麻烦人,”焦磊记得惟一一次是在4年前,陈师傅请他用电脑打印一个租房合同,“帮过他这一次,他每次见到你都很感激的样子。我一次把电动车停在大楼门口,忘了拔钥匙,回去后发现钥匙不见了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师傅,也的确在陈师傅那里,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。一个楼里,就是需要这么一个贴心的人……”
描述三
这个岗位365天都不能离开
不一定每个人都呆得住
“你认识陈师傅吗?”我守在走廊里,过来谁就问谁。两个准备考研的男生不加思索地点头:“是的,他去世了。一个很好的人。这几天没人喊我们‘下课’了,真不习惯。”只有一个女生说,不认识,她这几天刚来教四自修,“但我看到楼下有一个告示说他去世了,bbs好多人在怀念他。”
告示贴在教四大门口的水泥墙上,和陈师傅共事了一个月的马大姐带我去看。这是陈师傅的女儿写的———遗物中有好多师生托他保管的钥匙,女儿留了联系电话。路上马大姐告诉我,陈师傅大概得的是肠子的毛病,“23日凌晨4点多,陈师傅感到肚子痛打电话给女婿,家里人把他送到117医院,开始还以为是小毛病呢,没想到那么快人就没了。肚子剖开,里面烂得一塌糊涂,毛病早就有了。63岁年纪还很轻……”
她说,陈师傅一个月的工资五六百块,他们都差不多的,他女儿接替了爸爸的工作,但做了两天,就离开了,“可能是工作太辛苦吧,这个岗位365天都不能离开大楼的,不一定每个人都呆得住……”
听浙大宣传部的一位同志说,浙大一位副校长得知此事后,立马批示宣传部,内容如下:一个普通的外来务工者能得到这么多爱戴,实在难得。浙大发展离不开这些“农民”的服务和支持。要尊重他们,要关心他们,这也是浙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。